视频来源:昭通市公安局
8.其他辅助证明材料(视审核情况需要另行通知)。7.涉及购买昭通小肉串开展经营的,需同时提供食品经营许可证及购货市场主体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购买昭通小肉串买卖合同、采购记录、银行交易流水等支付凭证及财务报表。
申请头部市场主体奖补的,由昭通市昭通小肉串发展协会对市场主体省外开店数量、销售收入、品牌效益等进行评比,评出昭通小肉串头部市场主体3家,分别给予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奖补资金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申请评比的市场主体低于3家,则不开展评比,奖补资金用于单个市场主体奖补,获得头部市场主体奖补的不能同时申报市内及省外单个市场主体奖补)。10月下旬,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阳光云财一网通平台等公众媒体向社会发布申报通知及指南,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对本办法的解读宣传。对通过复核的市场主体,随机抽取30%的比例开展实地核查(省外市场主体主要核查的是申报主体在昭通市购买昭通小肉串及带动昭通市户籍利益联结对象等内容真实性),确定拟奖补对象名单。一、奖补对象2023年11月20日前登记注册的昭通小肉串穿制市场主体、昭通小肉串烤制市场主体、省外昭通小肉串烤制市场主体,正常运营的。(二)将市场主体的诚信情况报送中小市场主体诚信情况发布机构。
附件:1.昭通小肉串产业发展扶持奖补项目申报表 2.需要提交材料清单附件1昭通小肉串产业发展扶持奖补项目申报表填表说明:1.省外开设连锁店:申请头部市场主体奖补时填写,没有可不写。市农业农村局对拟奖补对象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与祖国共奋进,风风雨雨74年,吕大珍见证了昭通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祖国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
1976年,吕大珍被调入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当时虽然卫校毕业,但是特殊时期在学校并没有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凭着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吕大珍边学边干,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与祖国共奋进,风风雨雨74年,吕大珍见证了昭通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祖国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吕大珍的退休生活幸福并快乐着,她希望发挥余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编者按2023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4周年,历史的年轮印证着时代的变迁,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他们不仅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们的个体命运也同时折射出时代进步的光辉,他们的奋斗历程镌刻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印记。这几年昭通发展得太快了,群众的住房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已经不再是以前人们口中的‘灰堆里的昭通。
吕大珍说:我们这代人经过了艰苦年代的磨砺,也享受了现在的美好生活。1968年,吕大珍从昭通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镇雄县牛场镇卫生院,当时从昭通到镇雄牛场她花了3天时间,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吕大珍感慨万分地说: 当时的生活条件太差了,在牛场镇接触最多的就是营养不良症。学会吃苦耐劳,迎难而上,这是她在牛场镇最大的收获。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她倍感骄傲。
祖国的繁荣昌盛,国家的强大,让我们的退休生活充实而多彩。昭通日报记者:莫娟 文/图。这些年,吕大珍走过十几个国家,踏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周末还会参加一日游,她说:这几年走过这么多地方,农村的环境发生了巨变,处处山清水秀。说起家乡的变化,她高兴地说:前几天逛超市遇到从四川来昭通避暑的游客,闲聊时他们非常羡慕我们昭通有这么好的环境,宜居宜业宜游,那一刻我觉得真的很自豪。
光阴似箭,如今,已经退休20年的吕大珍认为,即使是老年人也应该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从此,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护理事业,用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专业高效的护理、温暖细心的语言,为患者解除身心的痛苦。
在祖国74周年华诞之际,她祝福祖国天更蓝,水更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读书、练字、旅游、锻炼身体、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从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退休的护士吕大珍,老年生活绚丽多彩。昭通日报特别推出我与共和国同龄,邀请祖国的同龄人讲述亲身经历的难忘故事,回顾和感受昭通74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向祖国74周年华诞献礼,共忆流金岁月,共话时代发展以前去当兵我走了60公里到盐津县城才坐上接新兵的卡车,转业后我是坐客车回老家的,还在供销社里买了东西送给母亲。廖文华,1949年4月9日出生在盐津县中堡村。从年少到古稀,从贫苦到富足,从薄弱到强大,廖文华与祖国同生,与祖国共进,与祖国共赴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未来。从昭通回老家的路上,商店、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乌蒙大地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廖文华在6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父亲去世后的那段时间,也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吃过野菜、棕树花……那时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艰难。
那时有些行为可是重罪,要受刑事处罚的,自己在其位谋其政,也是职责所在。25年的时间,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廖文华用脚步丈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着家乡的快速发展。
74年来,他见证并感受了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不凡历程。1968年4月,19岁的廖文华毅然报名参军,在他看来,那是失去学习机会后走出大山的不二选择。
1960年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几个孩子。1978年8月,廖文华从部队连级干部转业到地方,2003年1月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职位上退休。特别是1985年以后,家里的生活条件日趋改善,解决了温饱和穿衣问题,房子也重新盖了起来。昭通日报特别推出我与共和国同龄,邀请祖国的同龄人讲述亲身经历的难忘故事,回顾和感受昭通74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向祖国74周年华诞献礼,共忆流金岁月,共话时代发展。
编者按2023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4周年,历史的年轮印证着时代的变迁,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他们不仅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们的个体命运也同时折射出时代进步的光辉,他们的奋斗历程镌刻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印记。退休后,廖文华一直为地方人大工作发挥余热,并积极参加机关老年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为昭通民主法治建设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家里没有条件让他上学,廖文华在村里读了三年的高小就辍学了。工资从几元钱涨到几千上万元,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如果把退休看作是一个人一生事业的分界点的话,我觉得退休后的幸福感更强,我有幸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现在交通太方便了,回老家全程都是高速公路,我还等着渝昆高铁通车后去重庆吃火锅。从任职地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到昭通撤地设市2年后退休,廖文华兢兢业业干了12年的人大工作,也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昭通大地的生动实践。
然而,最令廖文华记忆犹新的还是在法院工作时,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学历,参与审理了几起群众的案子。廖文华每天都坚持看新闻,也会和老同志结伴出去走走看看,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近10年来,我愈加感到幸福,往大处说,这种幸福源于祖国的强盛,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廖文华参军第二年就在部队入了党,那年他刚好20岁。
从小我看,这种幸福源于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就这样,廖文华辗转文山、重庆等地,开启了10年的军旅生涯
9月24日,记者见到张仁礼时,他和老伴正打算去医院看牙。小的时候,所有的野菜都吃过,感觉就没吃饱过。
张仁礼说,对比来看,祖国的变化非常大,往时今日不可同日而语。张仁礼的老伴称,张仁礼每天锻炼身体,遛弯儿逗鸟,对生活感到非常满足。